查看: 509|回复: 0

[IT业界] 后微信时代的社交困境:陌生人社交和去中心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7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446861513888.png

  简单来说,社交就是混圈子。在移动互联网终端中,目前最火的圈子当属微信朋友圈。

  很多做社交类APP的朋友纷纷抱怨,用户在我的平台里好不容易结交到了朋友,扭头就带着新欢奔微信了。微信成了所有社交类APP头上的一座大山,绵亘在他们将用户变现的前夜。

  微信的成功,源自于其封闭的熟人关系链,而这个熟人关系链的建立,有的是通过QQ号,有的更是直接通过手机通讯录。于是,在熟人们的裹挟下,微信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一个社交工具。

  熟人社交相比陌生人社交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频率与必要性。熟人在现实中可以与我们可能产生各种确实的冲突,自然对我们自身的影响很大,而那些通过兴趣或LBS等方式结实的陌生人,却对我们的现实产生不了明确的影响。

  所以,微信相较其他社交类app的优势来自于这种可能产生的确实冲突。这就像笔者,手机基本上只用来上网,但在家中Wi-Fi上网的时候却不敢轻易关闭手机信号,不也正是担心万一有人来电话怎么办呢?这种万一,是一种可能性。

  那在此前提下,社交类APP是否就无从突围了呢,倒也未必。

  微信的火爆源自于“熟人关系”,但其后继乏力也源自于这种“熟人关系”。因为相比于有限的熟人,更多的人对我们而言是陌生人。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圈子都是有限的,但我们在这个互联网信息爆炸的社会中生存,所需要得到的帮助、解答却往往来自于陌生人。

  比如,想要去看一场电影,当你和你的女朋友都没有主意的时候,你或许会求助于豆瓣,看看豆瓣用户对近期电影的评价,这些人对你来说,都是陌生人,却在帮助你做决定。

  微信的熟人语境,限制了其用户关系链的拓展,将其内敛为一个高度聚合的闭环。熟人所能扮演的角色毕竟有限。你听说过万能的知乎,万能的百度贴吧,可有曾见过一个万能的朋友圈。而这种角色的单一,也是微信难以电商化的一个根源所在。

  腾讯纵使将微信这个宝贝在手中捏来捏去,使其形态千变万化,微信的原形也只是腾讯的两大传统优势,即时通讯和社区。只是将以前在PC端强势的QQ和QQ空间在移动端延续为一个有朋友圈功能的微信。

  但对于社交领域而言,熟人社交只占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广阔的用户群体,更广阔的商业价值在于陌生人社交。所以社交类APP不用担心,微信固然会产生很大的威胁,但这种威胁也仅限于此了。产品做不好,更多的还是自身的原因。

  微博、豆瓣、知乎在“去中心化”中的得与失

  曾几何时,web2.0的概念风靡全球,近几年《失控》的再次火热,更是将“去中心化”这一理念,推到了互联网政治正确的高度。但在那些“去中心化”社交平台日益陷入窘境的今天,这种政治正确真的是产品正确么?

  曾经在社交领域最成功的产品,微博,值得一叙。

  微博这个140字改变世界的社交方式,一度引领了整个华人世界的话语圈。微博火热源自于明星与大V,也就是意见领袖。这些人的出现,将微博从一个精英层使用的产品,迅速带入到了大众视野。于此同时,这些大V也逐步将在现实语境中主导的话语权,带入到了微博语境,这使得微博从一个远离现实世界的理想国逐渐变成了现实社会的缩影。

  这就是去中心化产品逐渐中心化后所面临的困境。

  社交产品,应该是去中心化的。他应该建立一个全新的语境系统,建立一个有别于现实社会中的平等社会,但微博的运营策略却将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带入到了微博,再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效率将这种不平等逐步放大。这自然是那些渴求平等交流的微博用户所不愿看到的。

  微博的失败在于,去中心化得不彻底。直接将现实中的中心化个体,也就是关键人,移植到了网络社会。这就有点像是微信将手机通讯录导入到了微信朋友关系,现实中的老板,在微信中还是老板,朋友还是朋友,哥们还是哥们,自然陌生人还是陌生人。

  反观微博,不也正是如此么,将现实中的大明星移植到社交平台上继续当大明星,作家继续当作家,新华社继续当新华社。

  而去中心化的关键就在于“去”,去掉个人的标签,去掉现实中的身份地位,名声威望。在这个社交平台中,那些明星用户应该是与其他用户保持一种平等交流的姿态,而不是像在现实中的吆五喝六,红毯红袍。

  而在豆瓣中,这个“去中心化”的理念,却得到了很好的贯彻。甚至有人曾为此吐槽,为什么豆瓣看不了其他人的性别?自然遑论其他用户在现实中的身份地位。

  在豆瓣的去中心化语境中,用户间的交流更多的是凭借书评、影评、日志这一类高语境表达的内容,而不是那些在现实社会中羁绊我们的种种物质锁链。

  豆瓣的“去中心化”理念,使得这个散发着文艺气质的社区网站隐隐然在无数文青的心中投射出一个“理想国”。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豆瓣只能算作是一个成功的社区,还不能够称之为社交平台。豆瓣目前所面临的衰落,也正是社区的衰落。相比于那些曾经一度火热的社区猫扑、天涯等,豆瓣已经算坚持了很久了。

  很显然,豆瓣缺乏社交基因。豆瓣在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将现实中的关系链打散的同时,却没能建立起新的关系链。

  这也是现如今所有坚持“去中心化”战略的平台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信息的再组织问题。在传统语境下,信息是与人相连接的,人们对待某一句话的态度,往往取决于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但在“去中心化”的语境中,人是不能定义信息的,反倒是要通过表达信息的手段,来反向定义人们自身。但豆瓣的运营策略却没有将这种反向定义贯彻下去,反倒是将用户表达的种种信息通过豆列、标签的形式聚合到了各个条目下面。

  这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豆瓣网的条目越来越丰富的同时,每个豆瓣用户的面目却依旧模糊不清。这种内容导向,而非用户导向的策略,使得豆瓣社区增加了媒体属性,却也减弱了社交属性。这点值得豆瓣与其他主打兴趣社交的平台们反思。

  那么,是否存在一个既贯彻“去中心化”思路,又能够建立新关系链的社交平台呢?我认为目前,知乎算得上一个。

  在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人和人之间是怎样建立社交关系链的?可能是同学,可能是朋友的朋友,可能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但归咎到底,抛去种种表面现象,深入本质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往往人和人最终能够成为朋友,并非是由于身份、财富、权力,而是因为彼此拥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

  而知乎,正是借由其问答属性,造就了价值观的强语境表达氛围。人们通过对同一问题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而这种表达往往又超越问题本身,成为自我价值观的一个表达。

  这种表达,便会引起那些与此价值观相近的人的共鸣,于是关注、点赞、收藏也随之产生,用户间的关系链也随之建立。

  这种让人们通过价值观的彼此认同而结识成为朋友的可能,不正是互联网在突破地域限制所带来的一种魅力么?这样的链接,也远比对明星的关注要更有认同感,因为这是一种契合,而非是一厢情愿的。这是一种高语境的认同,而非浅层次的颜值欣赏。这种链接相比人们对明星们的喜新厌旧,显得更加持久。

  因此,我认为优秀的社交软件,它应该秉持“去中心化”的原则,让人们在平等交流的状态下,通过对彼此价值观的认同而产生新的关系链。而且,我认为实现这一理念的手段,并非是对运营的偏重,而更多的则是对机制、玩法的建立。好的社交软件应该重产品而非重运营,因为他们往往具有健壮的生命力,能够让人们自由表达。

  这也是在提醒那些互联网公司,别只观察到人们收看八卦新闻的行为,便将明星运作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中来吸引用户,以为这便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可否透过这些无奈的行为,了解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其实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陪他一起看雪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的另一个他,而并非是那些娱乐明星们的走穴卖肉、自拍嘟嘴。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3695731699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千创网,值得信赖!
千创网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千创网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 鄂ICP备2024043288号

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千创网

GMT+8, 2025-1-12 09:05 , Processed in 0.138176 second(s), 3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